# 垂直传输

"红石线"在垂直方向上最基本的连接特性请参考这里


# 向上传输红石信号

# "阶梯"结构

为了避免"压线"现象[1], 我们可以使用阶梯结构在垂直方向上长距离传输, 缺点是占用的面积比较大:

阶梯式垂直传输

# "螺旋梯"结构

为了避免"压线"现象[1:1], 我们可以使用"螺旋梯"结构, 最小的是这种 2 x 2 的"螺旋梯":

垂直传输 - 2乘2的螺旋梯结构

也可以使用 3 x 3 的"螺旋梯"结构 (每个方向往前前进 2 步, 转向, 再往前 2 步, 以此类推):

垂直传输 - 3乘3的螺旋梯结构

这种 3 x 3 的"螺旋梯"结构也是我们地下挖矿常用的方法. 这种结构不光节省空间, 而且能够在相同的工作量下挖掘更大的深度, 暴露更多的地下表面, 从而有更多机会发现资源, 此外, 中间镂空的位置可以作为"天井", 在天井的位置放置火把, 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火把的照明效果, 从而节省材料, 这在"生存模式"下非常有意义.

# "堆叠"结构 - 利用"非全体积方块"和"透明方块"的不压线特性

我们可以利用"非全体积方块"和"透明方块"的不压线特性[1:2], 使用"堆叠"结构来垂直传输:

# 非全体积方块 (以半砖为例)

使用非全体积方块进行垂直传输

注意:

  • 红石粉只能附着于"上半空间"的半砖, 而不能附着于"下半空间"的半砖 红石粉附着在半砖上
  • 附着在"半砖"的红石线路只能向上传递能量, 不能向下传递能量 垂直传输_板材只能向上传递
  • 需要先建造辅助方块, 让"半砖(Slab)"有地方附着, 建成后再去除辅助方块

# 透明方块 (以萤石为例)

利用萤石不压线_向上传输

# "塔柱"结构和"堆叠"结构 - 利用"红石火把"的反相特性

如果利用"红石火把"的"反相原理"[2], 我们可以用"塔柱结构"(最小的空间和材料)和"堆叠结构"实现垂直方向上的长距离传输.

# 塔柱结构

使用塔柱结构垂直传输-01

使用塔柱结构垂直传输-02

# "堆叠"结构

垂直传输02

由于红石火把的"反相特性"[2:1], 其产生的红石信号在纵向传递时会交替改变. 所以,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, 将红石火把的层数设定为奇数或者偶数


# 向下传输红石信号

相对于上面提到的"向上传输"的解决方案, "向下传输"有其特殊性, 并不能完全直接复用. 比如说, "半砖(Slab)"和"萤石(Glowstone)"的"堆叠"结构, 可以向上传输, 但是无法向下传递: 垂直传输_板材只能向上传递 透明方块尽管不压线_但无法向下传输

# "阶梯"结构和"螺旋梯"结构

垂直方向的向下传输, 红石线路铺设的方法和"向上传递"是一样的:

垂直传输_向下传输

3 x 3 的"螺旋梯"结构参考 上文

# "堆叠结构" -- 利用"红石火把"的"反相特性"

不同于向上传输时, "红石火把"可以采用"塔柱结构". 向下传输时, 需要使用"堆叠结构":

利用红石火把_向下传输

原理:

  • (上面左图):
    • "拉杆 A"没有开启, 因此"红石火把 C"正常亮起
    • 亮起的"红石火把 C"点亮了其正下方的"红石粉 D"
    • 点亮的"红石粉 D"弱充能了"方块 E"
    • 根据"红石火把"的"反向原理"[2:2], 因为 E 被充能, 所以附着在 E 上面的"红石火把 F"被熄灭
    • 因此, "红石火把 F"正下方的"红石粉 G"不会被点亮
  • (上面右图):
    • "拉杆 A"被打开, 因此强充能了"方块 B"
    • 因为 B 被充能, 所以附着在 B 上面的"红石火把 C"熄灭
    • 熄灭的"红石火把 C"熄灭, 所以其正下方的"红石粉 D"不会被点亮, "红石火把 F"正常点亮
    • 因为 F 点亮, 所以其正下方的"红石粉 G"也被点亮

# "塔柱"结构 -- 利用"粘性活塞"

垂直传输_向下传输_粘性活塞塔柱

原理:

  1. 打开拉杆后, 拉杆所附着的方块被"强充能"
  2. 被拉杆强充能的方块激活了下方的粘性活塞, 从而把红石块向下推动
  3. 红石块被推送到红石线上方, 红石块激活了红石线
  4. (如果关闭拉杆, 下面的红石线就失去能量了. 从而实现了整个线路的启闭功能)

我们还可以叠加多层的"粘性活塞塔柱", 来实现更大距离的传送:

垂直传输_向下传输_多层粘性活塞塔柱


  1. "压线现象"请参考这里 ↩︎ ↩︎ ↩︎

  2. "红石火把"的"反相原理"是指, 如果"红石火把"所附着的方块被充能, 则"红石火把"会熄灭. 详细的解释见 这里 ↩︎ ↩︎ ↩︎